NEWS
分享更多行业知识与新咨询
生态环境部:碳交易启动阶段不对钢企的配额总量预设上限,不限制企业生产!浏览数:146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市场处刘文博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标准宣贯大会上,作了题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总体考虑》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的政策发展沿革、基本架构和参与规则,并针对钢铁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将面临的难点提出相应建议。他强调,要统筹好碳减排和行业发展的关系,稳慎把握钢铁行业进入碳市场的工作节奏与力度。在启动实施阶段(2024年—2026年度)仅对长流程钢铁企业进行管控,不对钢铁企业的配额总量预设上限,不限制企业生产,钢铁企业在这一过渡期的主要目标是夯实基础,尽快熟悉规则,提升碳数据质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在会上指出,相对于电力行业,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更为复杂,涉及碳排放数据多,科学、准确统计核算碳排放数据难度大,要求高。钢铁企业在能源统计规则、收集渠道、核算标准、计量器具管理等方面均存在很多不规范、不清晰,大部分钢铁企业的碳排放管理能力和水平距离真正驾驭碳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此,在碳市场的顶层设计中,生态部环境部审时度势,提出了2024年—2026年度为适应过渡期、2027年后为深化完善期的两步走方案, 其中,2025年度、2026年度的奖惩幅度不超过核定额的3%。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市场处处长王铁指出,此次扩围完成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实现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将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可以通过激励先进、约束落后,加快出清落后产能,推动行业从高碳依赖的传统路径向绿色低碳新赛道转变,助力钢铁行业走出“内卷式”的竞争模式。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
根据《方案》部署安排,生态环境部将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分两个阶段稳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在启动实施阶段(2024—2026年度),以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推动企业熟悉市场规则为主要目标,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监管,提升企业履约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协同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作用有效发挥,碳市场功能作用初步显现;在深化完善阶段(2027年度—),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各方参与市场能力,不断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研究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逐步适度收紧机制,推动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不断下降,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协同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作用进一步提升,碳市场功能作用充分发挥。

服务热线:

0510-68580266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纺城大道289号 (南方不锈钢市场)8幢102号
邮箱:wanguosteel@gmail.com

Copyright © 2023 江苏万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41356号